[厦门网]她坐着为妈妈读了一首词 嘉庚学院版《朗读者》催泪上演

发表于:2017-05-17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    

刘婉玲朗读林夕的词《shall we talk》。(樊斓 摄)

  厦门网讯(记者 韩超 通讯员 杨雅云)“因为患病,我不能自由行动。妈妈用自己的自由换来了我的自由,当听到轮椅与地面的摩擦声大过妈妈的脚步声时,我总是忍不住心疼……”坐在台上向大家娓娓讲述的女孩叫刘婉玲,她是厦大嘉庚学院会计与金融学院2014级的学生。因为患有先天性重症肌无力,她与轮椅、妈妈形影不离,她们也成了这所大学里一幅熟悉又动人的画面。


  近日,刘婉玲作为受邀嘉宾之一,出现在嘉庚学院版《朗读者》的舞台上。她朗读了林夕的词《Shall We Talk(我们谈谈吧)》,“明月光/为何又照地堂/宁愿在公园躲藏/不想喝汤/任由目光/留在漫画一角/为何望母亲一眼就如罚留堂……”她说自己,“其实也和世上所有熊孩子一样叛逆,所以特别想把这首写亲子相处的词读给妈妈听。”


  完成朗读后,刘婉玲还向大家讲述了妈妈陪她上大学的故事。据悉,为了方便母女俩的学习生活,校方特意在一楼为她们安排了单独的宿舍,专门设置了一条无障碍通道,并对宿舍的卫生间进行了必要的改造,该宿舍24小时不断电。同时,还将刘婉玲上课的教室安排在一楼或者有电梯的教学楼。


藏族女生朗读《我的南方与北方》。(樊斓 摄)


  以爱朗读,这也是该校举办此次“我们的朗读者”活动的主旨。活动分为“爱你就像爱生命”和“歌诵·心有林夕”两个篇章,刘婉玲等该校多位师生获邀朗读经典篇目,并分享文字背后的故事。


  譬如,国际商务学院尤胜东老师朗诵了《最遥远的距离》,并讲述了年轻时青涩的爱情故事;法学院黄冠老师用《没有名字的怪物》告诉大家,友情的可贵以及远行千里莫忘初心的人生态度;人文与传播学院潘新老师以《愿你走出半生,归来仍是少年》送给孙女“小七月”;广播电视学专业行政秘书兼辅导员黄丽明通过一首《约定》,诠释了陪伴最长情的告白;管理学院马宁等同学朗读的《海外寄霓君》、《我的南方与北方》,也颇为动人。


潘新老师《愿你出走半生,归来仍是少年》。(樊斓 摄)


  据悉,“我们的朗读者”由模仿央视名人朗读类真人秀节目《朗读者》而来。同时,它也是该校《电视编导》的课程实践。本课程的主讲老师、本次活动策划人林筠表示:“这样由班级集体创作的作品,是《电视编导》课程的重头戏,每年都会有所创新。像这次,和电视节目的结合就是一次不错的尝试。”


关于厦门大学嘉庚学院
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创办于2003年,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,由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厦门大学举办的,按新机制和新模式运作的独立学院。历经20年的跨越发展,嘉庚学院目前已设有涵盖理学、工学、文学、经济学、管理学、法学、艺术学等学科的13个学院、1个独立系、2个教学部、2个教学中心、1个实践教学训练中心和1个科研中心,54个本科专业,82个专业方向,拥有在校本科生约18000人、硕士研究生90人(与厦门大学联合培养)。
了解更多 访问官网
猜你喜欢
  • Copyright©2016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招生办公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