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厦门日报]为救6岁男孩 她赴榕捐造血干细胞

发表于:2016-11-21 厦门日报    

  厦门日报讯(报记者卫琳 佘峥 通讯员吴丹丹 阮浩威)听说王芳明要去捐献造血干细胞,她的老师和同学们都觉得是情理之中,却又是意料之外。说情理之中,是因为她本就热心公益,会去农村小学支教,会给贫困山区的孩子寄礼物;说意料之外,则是因为在她之前,厦门大学嘉庚学院里从未有人捐献过造血干细胞,大家都钦佩这位20岁女孩的勇气。昨日,成功完成捐献的王芳明回到了厦门,她于11月10日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捐出150毫升造血干细胞,是我省第159例非亲缘关系造血干细胞捐献者,也是我市第59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。


毫不犹豫

她加入中华骨髓库


  助人为乐的价值观,从小就在王芳明的心里扎根,刚上大学时,她就加入了学院团总支青年志愿者服务队,还和同学一起去献血。献血后,工作人员问她要不要加入中华骨髓库,王芳明没犹豫就填了表,留下了自己的血样。


  造血干细胞对于血液病患者有多重要,那时的王芳明已经知道。就在她去献血前不久,同学院的两位学姐先后被查出白血病,全校学生踊跃捐款帮助她们,王芳明也献了爱心。幸运的是,两位学姐都找到了配型相吻合的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,接受了造血干细胞移植,恢复了健康。这件事给了王芳明很大的触动,“如果能用我的能力去帮助人,何乐而不为?”


瞒着父母

她曾想偷偷去捐献


  今年暑假,接到厦门市红十字会的电话,得知四川一位患白血病的6岁小男孩急需她的帮助时,王芳明毫不犹豫地马上答应了。担心不了解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父母会阻止她去捐献,自称“女汉子”的王芳明曾打算瞒着父母,一个人偷偷去捐献。


  不过,她最终还是把这件事告诉了父母,父母起初不同意。“那位男孩才6岁”,她告诉父母,并用科学知识化解了他们的担心,父母最终答应了。


  “捐献造血干细胞并不会影响我的健康,而且能救人一命,这是件好事。”昨日,捐献归来的王芳明说,自己目前的身体状况挺好,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感觉和献血差不多。


配型成功

她勇捐造血干细胞


  “10月份,我做了相关体检,所有检查都是加急”,王芳明说,当得知她的骨髓配型和患者高度吻合时,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决心。11月6日,王芳明前往福州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,造血干细胞来自骨髓,采集过程很顺利。11月10日,她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捐出150毫升造血干细胞。


  据了解,在非血缘关系人群中,造血干细胞相匹配的几率是十万分之一,很多人加入骨髓库很多年,却一直没能配型成功,像王芳明这样,入中华骨髓库仅一年就能配型成功实属不易。而移植造血干细胞是挽救血液系统患者,特别是白血病患者生命的有效方法之一,这一治疗方法目前在国际上已经得到广泛运用。


  一切顺利的话,王芳明的造血干细胞将很快被移植到那位6岁的男孩身上。


关于厦门大学嘉庚学院
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创办于2003年,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,由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厦门大学举办的,按新机制和新模式运作的独立学院。历经20年的跨越发展,嘉庚学院目前已设有涵盖理学、工学、文学、经济学、管理学、法学、艺术学等学科的13个学院、1个独立系、2个教学部、2个教学中心、1个实践教学训练中心和1个科研中心,54个本科专业,82个专业方向,拥有在校本科生约18000人、硕士研究生90人(与厦门大学联合培养)。
了解更多 访问官网
猜你喜欢
  • Copyright©2016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招生办公室